今年的NBA总决赛已经落下帷幕,但似乎大家讨论它的热情还不如楼下大爷和朋友们围坐下棋的场景热闹。比赛的平均收视率创下了历史新低,甚至曾经热闹非凡的篮球群组也不再讨论比赛,而是变成了买菜涨价、孩子上学等日常琐事的吐槽场所。然而,另一方面,NBA的总裁亚当·席尔瓦却拿着新签下的天价转播合同笑得合不拢嘴——究竟发生了什么?曾经让我们为了追逐比赛而愿意熬夜、逃课、节衣缩食的NBA,怎么就变得如此淡然无味了呢?
要说到这一切的根源,得从去年圣诞节的那场“圣诞大战”说起。联盟特意安排了雄鹿和凯尔特人的对决,字母哥对阵塔图姆,光是从宣传海报上看,满是英雄对决的热血气息。有一个来自北京的球迷甚至专程飞到上海,看这场比赛,花了三千多买了前排票。然而,赛前一小时,雄鹿宣布字母哥因为“膝盖有点不适”而选择休战,而凯尔特人那边,霍福德也因为“背靠背”赛程休战。那位球迷愤怒至极,周围其他观众也纷纷发泄不满,球衣被甩在地上,原本应是巅峰对决的比赛,最后变成了替补球员的“表演赛”。
展开剩余83%这便是如今NBA令人大失所望的地方——球星比老人家还难伺候。过去,无论多么劳累或生病,乔丹、科比即使是发着高烧也会坚持出战。而现在,“负荷管理”已经成为球员们的口头禅,打几场比赛就开始休息,打三场休一场几乎成了常态。曾经有一场常规赛,湖人和勇士的对决,詹姆斯和库里竟然同时选择了轮休,观众打开电视后,场上站的居然都是新人,打得甚至不如社区联赛般精彩。网友“好学小鱼0jY”便指出:“现在看球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你期待的球星会不会上场。”
确实如此,联盟的82场常规赛中,真正能见到球星全力以赴的比赛屈指可数,绝大部分时间,球员们要么消极对待,要么借故请假,把比赛当做一种轻松的训练。球迷们可不是傻子,既然你都懒得全力投入,我们凭什么熬夜守着电视等你们的“演出”?
除了球员的消极态度,比赛的内容也越来越乏味。如今,打开电视,双方球员不停地投三分,一场比赛下来,三分球的数量可以高达七八十个,空气中充斥着哐哐作响的打铁声,简直让人头痛。曾经的经典场面,如科比背身单打晃倒对手,艾弗森如蝶穿花突破防守,诺维茨基那优雅的后仰跳投,似乎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如今,中距离投篮被视为“毒瘤”,传统的中锋几乎被淘汰,所有球队都沉迷于挡拆配合和三分投篮。即使你把球员的队标遮住,估计也分不清哪个队是哪个。
记得有次陪老爸一起看球,他看了十分钟后问:“这真的是篮球吗?怎么没人往篮下冲?”老爸年轻时迷乔丹,看的是那种攻防激烈、充满血性的比赛,现在的三分投射让他完全提不起兴趣。其实,不仅是老一辈,很多90后的球迷也有类似的感觉。如今的比赛,解说员口中的“进攻效率”和“真实命中率”让人昏昏欲睡,看着像在解数学题一样。
这背后,正是“魔球理论”悄悄改变了NBA的面貌。球队老板和教练们为了追求更高的“数据效率”,纷纷把中间区域舍弃,专注于三分和篮下攻击。结果,比赛的高效性提升了,但观赏性却大打折扣。曾经的比赛,打满两个小时,攻防交替,悬念迭生;而现在,比赛节奏飞快,得分快速累积,除了三分和扣篮,几乎没有其他技术含量。就像是你去餐厅,菜单上全是炸鸡和薯条,偶尔想吃点青菜却找不到。时间久了,谁能不感到腻烦?
更糟糕的是,现在的NBA似乎没了故事。想当年,湖人和凯尔特人之间的对决,那可是宿命般的宿敌,每次交手都像是战争,球员们的眼神充满了火花。勒布朗离开骑士加盟热火后,成为了全民公敌;但他在回到骑士后夺冠的时刻,喊出的那句“这是为了你们”令无数球迷泪目。然而,如今的球员关系似乎更加和谐,夏天一起训练,休赛期一起直播,比赛中见面还会互相拥抱,早已没有了竞争的火花。
乔丹的伟大,源自于他与“坏孩子军团”的死对头之战,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就了传奇。而如今的球员,今天还是队友,明天就为了金钱换队,毫无忠诚可言。有位球迷刚买了东契奇的球衣,结果没几个月,东契奇就申请了交易,气得他干脆把球衣剪了。这种频繁的跳槽,让球迷无法对一支球队产生归属感,毕竟在联盟中,球员们就像流水般更替,谁赢谁输似乎都不再重要。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博彩公司现在也开始深度介入。看比赛时,屏幕下方的赔率和盘口已经成了常态,球员一旦犯错或罚球不进,弹幕里便开始刷“假球”“演戏”。去年某场季后赛,领先三分的球队在比赛最后时刻故意犯规让对方罚球,结果被追平拖入加时,虽然大家都看出了不对劲,但联盟却表示并无违规。这种情况屡屡发生,难免让球迷对比赛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体育的魅力,正是其不确定性和真实性,但如今,这一切都被利益和铜臭味污染。
其实,球迷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是希望能看到一场纯粹的篮球比赛,希望看到有血性的球员,希望看到一些能让人记住的比赛故事。爱德华兹在夺冠后说“这是我的时代”,听起来气吞万里,但他还未遇到真正的对手,也未曾经历过生死决战的考验,这样的霸气显得有些空洞。约基奇、恩比德虽然实力出众,但他们之间的比赛没有火花,像是在完成工作,比赛结束后还互相点赞,这和科比与邓肯之间那种宿命般的对抗,完全不同。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这些曾经深爱NBA的老球迷依旧在期待着它的复兴。毕竟,NBA曾是我们的青春,是那段逃课看总决赛、墙上贴满海报的日子,是和兄弟们一起模仿球星动作的时光。也许,像爱德华兹这样的年轻球员能带来一丝改变,也许联盟会重新审视,少关注数据,多倾听球迷的声音,也许有一天,我们还能看到那种充满激情的攻防战、充满故事的NBA。
但现在,我打开电视看NBA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偶尔翻到一场比赛,看到密集的三分投射,便默默换台。不是我不爱了,而是它变得我认不出来。那个曾经让我们疯狂、让我们感动的NBA,好像已经远去,再也回不来了。希望某一天,有个球星能站出来,用热血和实力告诉大家:篮球,不是数学题,不是生意,而是一项能让人热血沸腾的运动。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也许我们这些老球迷还会回到赛场前。
发布于:天津市股市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