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中,有一支独特的游击队,他们从川东出发,追踪中央红军的步伐,几乎与中央红军错肩而过。起初,他们差点与红军失之交臂,但这支队伍没有放弃,一直追随着中央红军,经过遵义、贵阳,再到云南,跨越金沙江,回到川西,继续穿越大凉山,直到大渡河。最后,他们终于在泸定桥附近与担任后卫的红9军团汇合,重回中央红军的怀抱。
这支游击队追了整整三个月,从1935年3月到6月,行程大约5000里。更为艰难的是,中央红军的背后,是数十万追兵,包括中央军、川军、黔军和滇军。而这支仅有90余人的游击队却在敌人重重包围之下紧追其后,艰难前行。
令人惊讶的是,这支游击队不仅成功追赶上了红军,而且队伍规模反而变大了。最初只有90多人的队伍,最终壮大到140多人。这个奇迹的背后,是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与精妙的战术。
展开剩余61%这支游击队最早是由四川地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起初由川军杨森的第2混成旅9团的一个连组成,成立于1931年冬。游击队在川东、川北一带开展秘密活动,深入敌后,执行破坏任务。刘华荣,四川仪陇县人,当时是队中的一员,担任小队长。回忆中,他提到游击队隶属于四川地下党领导的军联营。
到了1934年,刘华荣带领着90多人的队伍开始了南下行动。他们先到南充,成功炸毁了杨森兵工厂的弹药库,之后通过武胜、合川前往重庆。在重庆,他们巧妙地夺取了刘湘21军的武器弹药,将绝大部分投进长江,仅留下少量自用。完成这一任务后,刘华荣并未带队返回川北,而是按地下党的指示前往遵义寻找中央红军。
从重庆到遵义的路程较为顺利,游击队一路向前。到达遵义附近时,大约是3月初的一天,他们与中央红军几乎擦肩而过。当天,中央红军刚撤出遵义,而刘华荣的队伍恰好迟到半天。当时,后方的敌军正紧追中央红军,刘华荣带领队伍前去骚扰敌军,帮助中央红军顺利撤退。
面对强敌的追击,刘华荣带领队伍采取灵活战术,避开敌人的主力,通过山岭、荒野艰难前进。他们曾翻越赤水的丹霞地貌,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打猎维持生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队伍逐渐壮大,成员从90多人增加到140多人。
三个月后,当游击队抵达大渡河的泸定桥时,他们成功地追上了当时负责后卫的红9军团。经过一番交流后,刘华荣和他的队员们加入了红9军团。刘华荣被任命为9团10连的排长,其他队员也分别加入了红9军团的7团和9团。
加入红9军团后,刘华荣和队员们立即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在甘沟一带,他们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阻击战。甘沟地势险要,是敌人想要突破的重要通道。敌人多次发动冲锋,约百人一组,携带大刀短枪猛冲,但刘华荣所在的9团坚守阵地,成功打退了敌人的九次冲锋,敌军伤亡惨重,不得不撤退。
然而,刘华荣的10连在激战中伤亡惨重,队伍只剩下30多人,刘华荣继续指挥队伍坚守阵地。胜利后,红9军团继续撤离甘沟,向天全和芦山方向前进,准备跨越夹金山。刘华荣和他的游击队员们继续跟随红9军团,继续踏上长征路。
发布于:天津市股市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