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孩考288分,数学22分,全家欢呼,妈妈一句话打败70%的家长
文|张恨玲
如果是你的孩子,高考成绩查到288分,你会哭还是笑?
最近,随着高考分数出来,全网都在各种传“721”“693”“状元”。
可有个视频是例外,它记录的是一个女孩高考考了288分,数学只拿了22分,但全家却像中了大奖一样欢呼雀跃。
很多人看完第一反应是:“这家人是不是疯了?”
展开剩余82%可再看看他们真诚的笑容,就会明白,比高分更难得的,就是父母的温柔和理解。
01
“288!”
一个今年刚高考完的女孩,穿着居家的T恤坐在桌前,看着手机屏幕,突然大叫,随后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门口站着的妹妹一听,直接原地蹦起,跟着一起尖叫欢呼。
她的爸爸站在一旁,嘴里嘟囔着:“这288有啥高兴的啊,我都不知道……”可话音未落,脸上的笑已经藏不住了。
他压根不是在抱怨,而是在用自己那点“小幽默”参与这场胜利的欢庆。
而她的妈妈更是喜笑颜开。没问“为啥没上400”,没质疑“你是不是没发挥好”,只说了一句:“15年里,你健康快乐,三观正,不抽烟不喝酒不早恋,妈妈已经很满足了。”
这不是“摆烂式开导”,而是真正懂得自己的孩子是个怎样的人,也明白不能用分数来定义一个人全部的努力和成长。
比起成绩,这个家庭更看重孩子的健康成长。
02
查完成绩,这家人开始吃饭庆祝。
女孩的妈妈在厨房做了一桌好菜,嘴上说“先庆祝一小下”,晚上再去吃自助。话里话外都能听得出,她真心实意地为女儿感到骄傲。
吃饭的时候,她还突然哽咽地说了一段话:“虽然你只考了288分,但妈妈真的很高兴。这15年,不管成绩高低,妈妈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值了!”
说着说着,她自己眼眶就红了。女孩一听,也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场景简直不可思议。
高考一锤定终身,这分数摆在那,不该是训斥、指责、惋惜吗?
可这一家人,偏偏不按套路来。他们没有选择“压住失落”,而是放大那一丁点值得庆祝的快乐。
你可以说他们“太佛”,也可以说他们“不现实”,可你不能否认,这样的家庭,才真正做到了“不让分数左右人生”。
女孩妈妈的那句“你健康、快乐、懂事,这288分我也满意”,不仅是一份接纳,更是一份信任。
她信任自己的孩子做了最大努力,也相信孩子未来的人生,不是由一次考试决定的。
03
视频火了以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有人质疑:“288分能上哪儿?考得最好也就这样了?”还有人说:“这不该是正常态度吧,鼓励成了纵容。”
可也有很多网友留言:“看到这个视频,才知道自己小时候是怎么被压垮的。”
一位宝妈说:“我女儿高考差一点点,我没控制好情绪就骂了她一晚上。现在看到这个女孩,我后悔了。”
这一幕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太少见。我们太习惯用分数划分好坏,早就忘了孩子到底是人,还是考试机器。
很多父母嘴上说“尽力就好”,但一查完分,脸色就变了,语气也硬了,甚至眼神都不一样了。
那种“失望”,比任何批评都更扎心。
而这个河南家庭做出了截然相反的举动,他们让孩子知道,分数低不是耻辱,没有变坏才是底线。你可以暂时不优秀,但你不能失去好的品质。
真正的教育,是在低谷时还能用温柔接住孩子,是在失落时依然让孩子知道“我值得被爱”。
孩子不会被分数打败,但会因为家长的眼神和话语去决定以后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
恨玲说:
记得春节档最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脑海》里,哪吒的妈妈说:“我从没在乎你是魔是仙,我只在乎你是我的孩子。”
考得好,自然值得庆祝;考得差,也该有一个温柔的拥抱。
没有人天生是第一名,也没人注定永远是“倒数”。
每个人的成长节奏不同,但都需要鼓励和尊重。
有时候,敢于放下对分数执念的家长,更容易养出真正独立的孩子。
288分女孩父母的做法,不仅打败了70%的家长,也让无数孩子得到了温暖。
分数不过是一次阶段性评价,而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最可贵的,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能笑着走到最后。
发布于:安徽省股市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